11月25日,位于寶安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名企薈萃、群賢畢至,以“數字賦能 集群轉型”為主題的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在這里舉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出席并致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肯定5G、工業互聯網的重要作用,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成效顯著,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模式向各行業不斷滲透。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聯合相關部門加緊制定出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
粵港澳大灣區依托產業和區位優勢,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希望進一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引領發展步伐。
工業互聯網對促進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意義重大。
廣東高度重視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已累計推動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化轉型,為促進工業經濟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廣東將進一步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加快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高地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所長陳立輝,國家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各?。▍^、市)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廣東省相關部門、各地市的相關負責同志;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市工信局局長賈興東,寶安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蔡英權出席活動。
開幕式上,在現場近千名嘉賓與網上眾多觀眾的見證下:
-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意義重大的廣東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
-
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管理平臺
-
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區
-
廣州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
-
深圳寶安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
逐一啟動,標志著中國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升級迎來又一“加速點”。
開幕式還以視頻形式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20年廣東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分析報告》《深圳市工業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20)》、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管理服務平臺、第四屆全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獲獎名單,進行了廣東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案例分享,李培根等知名專家、學者作了主題演講。
本次大會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主辦,寶安區人民政府、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協辦,于11月24日至27日舉行,為期4天。
除上述主論壇活動外,還組織了廣東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及“工業互聯網+大五金產業,新基建開啟數字新經濟”大五金產業數字化轉型分論壇等活動與工業互聯網專題展。
在11月25日舉行的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上,廣東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掀起廣東有關特色產業集群轉型、做強優勢、提升質效的熱潮。
此次參與數字化轉型試點的廣東省產業集群包括9個產業集群:
-
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箱包皮具
-
深圳市寶安區五金塑膠加工在線制造
-
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裝備
-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五金
-
惠州市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
-
東莞市松山湖電子信息
-
中山市東鳳鎮廚衛
-
肇慶市國家高新區園區智慧用能服務
-
揭陽市揭東區注塑日用品
根據《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2020年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轉型試點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特色產業企業以集群模式聯合基礎電信運營商、5G關鍵產業鏈企業、金融機構等開展整體數字化升級,培育發展共享制造平臺,進行數字化營銷,實施技能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最終實現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建成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寶安區五金塑膠加工在線制造產業集群(以下簡稱“寶安集群”)的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由云工工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富士康、中國科學院搭建運營訂制零部件采購平臺,既幫助采購商在線找廠加工,又邀請寶安區內模具、手板等加工廠入駐平臺接單,推動寶安區加工廠信息化改造,以低成本實現加工廠降本增效。
目前,該訂制零部件采購交易平臺運營已取得初步成效,累計“上云”工廠八千余家,設備聯網八萬余臺,注冊采購商二十余萬戶。
寶安產業集群明年將發展5萬家制造企業“上云”,并在2022年將這一數字拓展至10萬。
同時將逐步引進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合作,試點組建集群類亮點產業如模具、3D打印等專區的協同合作,實現跨產業、跨區域資源整合。
11月25日,深圳寶安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以下簡稱“寶安示范基地”)正式啟動,這是寶安在示范基地建設方面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
作為深圳的經濟大區、產業大區、創新強區,寶安工業實力雄厚,目前擁有工業企業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83家,國高企業4885家,國高企業數在全國區縣排名第二,具有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良好產業基礎、廣闊市場空間和豐富應用場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研究部副主任蔣昕昊就此評價道:“寶安有必要,也有條件建設工業互聯網?!?/span>
今年3月,寶安入選為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并于7月在全國率先發布區縣級工業互聯網白皮書——《寶安區工業互聯網發展白皮書》,在基礎設施、核心產業、應用場景、安全保障、生態體系五個方面拿出18條務實舉措,在基礎、產業、應用、技術、生態、人才6大扶持方向拿出了專項扶持政策,計劃在2022年底建成規模成熟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包括:
-
培育形成5家左右具備較強實力、國內領先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
建成5個以上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并初步接入5000家企業;
-
打造1個工業互聯網展示中心和1個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等。
據悉
寶安還計劃設立工業互聯網發展基金
引導全社會參與建設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寶安現已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模具注塑等重點行業探索形成了一批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4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14家企業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資源池。
區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啟動寶安示范基地,既表明上級部門對寶安示范基地建設階段性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寶安對示范基地建設的自我加壓,標志著寶安示范基地建設站上新的“起跑線”,持續“再加速”。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化工作
邁出新的一步
《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化白皮書》發布
在11月25日開幕的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標志著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化工作邁出新的一步。
《白皮書》參考有關國際標準,結合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三大體系:數據、工業PaaS和工業APP體系。
提出了包括“基礎共性、總體要求、行業應用”三大類標準在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體系架構。
目的是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對自己產品進行測試評估,保障自身資金和精力的合理分配;也為用戶提供一個質量保障,保證平臺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和匹配性。
在“基礎共性”部分,提出了關于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領域的專有名詞,相關技術術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通用質量要求等;
在“總體要求”部分,提出了工業互聯網邊緣設備、數據、平臺層、工業APP、管理服務的質量標準;
在“行業應用”部分,提出了面向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機械制造、輕工家電、電子信息等重點垂直行業領域,以及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開發質量要求、質量技術標準、質量管理規范、質量應用導則等。
關于未來如何做好工業互聯網質量標準化工作,《白皮書》建議,要做好現有標準梳理工作,政產學研結合共建質量標準體系,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和可靠性關鍵技術的研究,搭建質量測試公共服務平臺,將工業互聯網質量標準與示范應用相結合來推進質量管理標準化,并深度參與國際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標準化工作,不斷提升我國在工業互聯網質量管理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11月25日,走進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股更清新的次世代產業之風迎面而來,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正在這里舉行。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按現價美元測算,中國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以來連續高居世界第一,但整體而言面臨著成本不斷提高的挑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附加值仍有待提升。
向數字化轉型,是我國工業發展的大趨勢。而面對工業互聯網這趟“快車”,對許多企業而言已然不是上不上車,而是上哪輛車的問題。
在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的工業互聯網專題展上,參展企業帶來許多已有成熟運用案例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各項創新都能不同程度地提升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僅憑借一些基礎應用,也能解決傳統企業的許多痛點。
例如,深圳點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聯通了稅務、金融機構等業務平臺,平臺企業數據加密后可直接對接國稅、銀行、海關,其自動對賬、自動開票等功能深受企業喜愛,至今開出票據總額已超200億元,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
與此同時,這些平臺數據也成為了企業融資的重要信用憑證。此外,在云工廠、阿里云等企業的解決方案里,工業互聯網對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也肉眼可見。
阿里云基于達摩院廢鋼定級智能算法,能通過AI識別快速發現人類難以檢驗出來的廢鋼,提升了廢鋼分揀效率;云工廠開發的制造協同平臺目前已有超1萬家制造商入駐、超10萬個設備聯網在線,超過20萬家采購商每天通過平臺發布采購需求,省掉了“找廠、驗廠、現場跟蹤生產”等傳統中間流程,大大提升了制造效率。
對比前后差距后可見
積極擁抱工業互聯網
已然成為必選題
對此,點鏈科技運營部負責人王婷結合工業互聯網的推廣工作經歷介紹說,中大型企業業務量龐大,普遍接受“上網”這一大趨勢,區別在于企業應配置何種應用。
她表示,以開票為例,這一投入小、相對基礎型的工業互聯網應用也能為企業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而當企業將工業互聯網應用到生產一線,用于提升制造效率時,將能極大地拉開與同行的差距。
自1764年發明珍妮機以來,紡織業一直在擴大規模這條路上狂奔。而今,工業互聯網的出現讓這一古老傳統的行業迎來了新變革。
數月前,云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牽手大朗的毛紡織產業。如今,已有約300家紡織企業注冊到同一工業互聯網平臺上。
紡織機通過設備聯網,使得管理人員在云鏑智慧科技的平臺上可以看車間的實際運作狀態以及生產情況,實現工廠的提質增效。
在此基礎上,該平臺的產業鏈服務打通了電商、云倉與企業的供應鏈鏈條,通過工廠-云倉-選品-網紅直播的“貨找人”的方式,改變以往毛紡織生產銷售單線進行的傳統模式,提升大朗毛織產業的制造協同程度,促進毛紡織企業從貼牌制造向品牌設計轉型,提升大朗毛紡織產業的附加值。
云鏑智慧科技首席運營官周粵介紹說,制造協同服務使得小企業可以租用到大企業的生產線,這一“共享產能”的實現,既有助于大企業充分利用空置產能,也能讓小企業能夠用到本身不具備的生產能力。
她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愿景: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之下,企業在平臺接訂單猶如“滴滴打車”。
在產業協同之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動更加緊密,推動著產業鏈整體競爭力躍升。
例如,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搭建的湛江小家電產業集群服務平臺,已幫助近20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并通過平臺內企業共享模具、協同設計、共享市場情報等,使得平臺企業得以發揮各自所長,避免“內卷化”競爭。
該企業產品運營經理陳超表示,通過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鏈協同,大大提升了產業集群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湛江小家電產業與珠三角地區同行業的差距。
通過工業互聯網這一平臺,原本“特立獨行”的制造商也正在向“左右逢源”的服務商轉變,并在彼此的協同服務推動產業和行業發生重大變革。
“中國皮具之都”獅嶺鎮的案例讓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種高品質快時尚消費品,皮具箱包制造涉及數十萬級的原輔料以及100多道工序,摒棄以往單一企業各自為政的生產方式,獅嶺鎮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協同制造平臺,打造了共享加工中心、共享直播基地等,拉動品牌上下游全面協作,在垂直領域形成以品牌商為鏈主的上下游的協同,打破了各企業原本的“孤島”格局,單一企業之間不再是單純的競爭,而是分別與頭部企業引領的產業模式協調能力的競爭,各企業都成為了與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同的“服務商”。
法國夢特嬌皮具品牌原總經理孫琳表示:有了平臺,企業不僅找上下游材料方便,跟單生產也方便,非常符合快時尚行業的需求。
深圳華龍迅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協作完成了飛機制造工廠、智能公交系統等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
其南區銷售總監崔凱表示,包括生產模式成熟的制造業企業在內的所有工業企業都面臨數字化轉型,這一轉型通??煞秩阶撸?/span>
2020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仿佛在隆重宣告:工業互聯網的時代已然到來。